软件介绍

我一直想,如果有一个简洁、平实的应用可以记录每日必做的事项就好了。我尝试过苹果的待办事项APP,虽然能设置事项能每天发生,但是并不符合我的设想(每天事项重点应该在于每天而不是事项)。于是从昨天上午开始构想,到深夜终于实现了这个APP:Microhabits
王阳明总是说,知行合一。也就是,知和行其实是一体的,认知决定行为,而行为塑造认知。想要提升认知,关键在于实践行动。经过我的一番思考,我选择了7个习惯作为每日必做的事项。我避免了一些思想上的行为,比如心怀感激和积极的心态,虽然这些也很重要,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更能实际落实的行为。

  1. 早睡早起:日升而作,日落而息
  2. 健康饮食: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3. 保持清洁:打扫卫生,清理桌面
  4. 静坐正念:静坐冥想,放空身心
  5. 阅读书籍:阅读一些经典名著
  6. 规律锻炼:保持规律的活动或锻炼
  7. 反思总结:写日记或日志随笔等等

这些是APP默认就是这七项事件。我希望就是这个应用本来的设定————记录每天的简单但有益的行为。这些都是关乎身心健康的基本习惯,我没有想到更加深刻的行为习惯,可能深刻的行为习惯就是如此朴实无华。其实在这个繁忙纷扰的社会背景下,坚持这些行为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我还添加了编辑的功能,供更加多样化的使用。但是我建议每日事项的数目不要超过十个手指,显然这不是一个备忘录或通常的todoList。我将网站命名为Microhabits,只是临时的考虑。对于一个习惯的养成,如果一个人有充分的内驱力,也不必要这个应用作为工具。但是如果有人希望有一个工具可以追踪和记录每日行为,那么这个软件是可以考虑的。对于微习惯这个名字,其实是在思考如何让这些习惯更容易坚持。我找到了一些普遍的观点:
首先是选择一个切合实际且明确的目标,而不是假大空的设想。比如说我今年要读100本书,就比我每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读什么多少什么书这样的计划更具行动力。大多数目标第二天就被抛掷脑后都是这个原因。
第二就是由简入繁,这就是“微习惯”的理念。如果一个人的行动力实在太小,就必须让行动的标准也降低。比如说我想每天跑步一公里,“微习惯”告诉我们可以先制定只要到操场就算成功的目标。或者读一本书,也可以设定一个一天只读一页的目标。这样有效的缓解了过度完美主义可能带来的挫败感,或者“这件事没做好其他事也就这样吧”的心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视自己的欲望。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和目标一致,行动是自然而然地事情。如果欲望和目标相偏颇或背道而驰,那么只能南辕北辙。所以有一些人苦恼于为什么建立不起良好地生活习惯或者行动力太差,其实就是动力不足。人应该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想要那么做或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或者感到模糊,只是看到别人努力觉得自己也要自律,那么这样的行动是不长久的,倒不如不胡思乱想,安心摆烂。但如果有一个迫切的目标甚至是关乎生存的压力,让人睁眼闭眼都是这个念头,那么其他一切理论和技巧都变得不重要了。

我的想法是,这个APP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记录的工具。我可以设定自己的门槛和标准,没有达到标准也没关系。比如7点钟起床和10点钟起床甚至12点钟,都可以设为完成“早睡早起”,然后自行选择每个事项完成的程度和自我感受。评价设定了5个等级,这个等级完全由自己的感受决定。
然后我又添加了一个历史记录的日历页面,可以查看每天习惯的评分。并通过5种颜色反应。用户每次完成的记录,都会增加和感受等级相同的积分。这样可以量化每天事项的行为,同时也可以自行扣除一些积分,比如为了自我奖励或错误反省。

主页截图

2024-12-26T06:18:13.png

自我评价

2024-12-26T06:19:37.png

日历查看

2024-12-26T06:18:25.png

撒花效果

2024-12-26T06:20:05.png

编辑页面

2024-12-26T06:20:13.png

体验网址

添加新评论